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研學、環保、公益:我們都是認真的
春暖花開,天朗氣清。又到學雷鋒活動月,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高一勞模團支部和自然之友社團六十多人以“徒步研學力行環?!睘橹黝}開展了跨學科的研學旅行和學雷鋒公益環?;顒?。
長橋之上,蠡湖之畔,各學科老師輪流開展了現場教學。歷史學科李嘉鵬老師現場介紹了長橋雙虹的故事,介紹了1934年榮德生六十大壽時,他將親友饋贈的壽禮六萬余元捐出在寶界山前建成長橋,1994年,榮德生之孫榮智健又獨力捐資3000萬元,再建新長橋,營造了“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詩意,在蠡湖邊上化為了活生生的人文一景,祖孫造橋,傳為佳話。生物學科尹基峻老師給大家帶來了測量水質透明度的水質儀,講解了原理和操作事項,在老師指導下,同學們實際測量了蠡湖的水質透明度為82厘米。透明度越高說明水質越好,藻類和污染物都會降低透明度。地理學科吳珊珊老師利用無錫市地表水國省考點位圖現場介紹了無錫的水系:西高東低的地勢,淺碟狀的太湖,蜘蛛網似的河道,由于夏季盛吹東南風,凹陷型的湖灣成了藍藻的集中地,07年水危機后,政府鐵腕治污,水質有了極大改善。蠡湖水質究竟如何?化學學科林雁老師指導同學開展了實地檢測,水的PH檢測,水的硬度檢測,水的導電性實驗。同學們實地檢測得出蠡湖水質PH接近7,水中的鈣鎂離子含量較低,硬度比較小。水的導電性不大,說明水中的離子含量比較低。說明經過多年的治理,蠡湖水質比較好。
現場學習后,同學們魚貫而入寶界山林公園,開展了徒步旅行,一路撿拾垃圾,一路考察生態,得到山行道上驢友的一致稱贊。軍嶂古道第一段約5公里,草木蔥蘢,山石嶙峋,同學們沐浴在春光里,穿行在森林中,呼吸著山野的空氣,用一個多小時走完了全程。同學們帶著環保的一顆初心,一路上撿拾了滿滿的一袋袋垃圾,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雷鋒精神,在奉獻社會的實踐中,體會到了志愿服務的快樂、公益勞動的充實,彰顯了“強國有我,請黨放心”的新時代青年的精神風貌。